今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在浙江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聚焦长江下游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的三个项目包括: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进展、江苏东山村及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
通过对凌家滩、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鸣、磨盘墩、柘林、大榭等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整体进程的认识显著提升。研究人员对从崧泽到良渚的演进发展的动因、过程有了较深认识,进一步了解了各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丰富了对良渚晚期社会多元性的认识,形成了区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表明,稻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深度开发,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明显的贫富差异。
“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组组长王宁远表示,课题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认识到距今6000年到4000年间长江下游区域逐渐走向文明化的原因可能与距今5500年的一次气候事件有关。这次气候事件促使原本以采集狩猎为主的人们开始走向平原,种植水稻成为主要产业部门。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进入古国时期第一阶段,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距今5500年前后的气候事件促使稻作农业成为主要产业部门,周边人口快速向太湖平原迁徙,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和观念,与本区土著人群融合,创造出适宜水网平原的人居和生产模式。社会以个体小家庭私有制为基本社会单元,形成早期的江南生活,影响至今。
王宁远还介绍了良渚古城的情况。目前发现良渚古城内约有2万多居民,城内可能有宗教人士、贵族和大量的手工业者,但没有农民。他们从事玉器加工、石器加工、漆木器加工等高端手工业,所需的粮食和肉食则从外部输入。基层聚落在当时也有很多分工,有的专门种粮食、种水稻,有的可能专门采集石料,甚至在海岛地区有一些以制盐为主要产业的聚落。为了统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群,良渚社会建立了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王权制度,进入古国第二阶段。它以复杂的玉礼器系统和庞大的良渚古城作为信仰和权力的物化形式,强化区域人群的共识和认同。良渚社会手工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高端手工业,基层聚落也有从事农业和石玉器等加工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复杂社会的生动样貌。
目前,已经对100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进行了彻底勘探,发现了300多个遗址点,比以前翻了一倍。此外,通过水利系统的快速调查方法,发现了更多水坝,揭示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
支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发布者:支点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pzc.cn/ipivot/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