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访客 2025-04-10 11:33:14 18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摘要: 2013年1月,孙彭军和同事们从上海出发,跨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一路南下,两小时后抵达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启12年的“跨海创...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2013年1月,孙彭军和同事们从上海出发,跨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一路南下,两小时后抵达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启12年的“跨海创业”。

12年前,复旦大学与宁波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以下简称“宁波研究院”)在杭州湾新区成立,这是复旦大学在浙江设立的第一个政产学研机构,主要聚焦科研成果产业化问题。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任宁波研究院院长,孙彭军挂帅执行院长。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孙彭军

杭州湾新区位于宁波北部,地处上海、杭州、宁波的黄金节点,但2013年的新区尚处开发初期,说是“不毛之地”也不为过。孙彭军记得,刚来时新区除了建筑工地,就是大片荒芜的滩涂,不时可以看到鸟雀从芦苇荡中飞出。如今,杭州湾新区已更名为前湾新区,“有了城市的模样”。2019年7月9日,浙江省政府同意设立宁波前湾新区,成为首批获批的“六大新区”之一,是唯一被赋予代表浙江建设沪浙高水平合作示范区使命的新区,并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定位为沪浙合作发展区。

曾经荒芜且交通不便的杭州湾新区,无意中成了一道“过滤网”,过滤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阿拉一起做创新。”孙彭军这样鼓励上海和宁波的同事。

12年过去了,如今高校与地方合作建设研究机构在长三角全面开花。以复旦大学为例,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布局了9个研究机构;在宁波,仅2018年12月一个月内,就有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相比后来者,孙彭军认为与新区共同成长的宁波研究院,算是抢占了先机,论成果依旧能“脱颖而出”。

有教训就迭代

前往宁波研究院之前,金力教授与孙彭军有过一场对话。

大意是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不过相较于传统工科大学,复旦做科技成果产业化难度更大,他对孙彭军提出勉励,“希望你到宁波做个研究院,为复旦大学探一条路,带一个队伍,将来更好地服务复旦大学整个学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回顾来时路,“自然不只是阳光、鲜花和掌声,还有很多艰辛、困难的时刻。”孙彭军说。

12年来,宁波研究院大生态培育孵化的700多个项目里,有不少生生死死的故事:很多种子撒下去,有的发芽了,有的没有;发了芽的,有的没长起来,也有的长成了参天大树,或者即将成为参天大树。“这是自然规律,是很正常的。”看似淡然,但孙彭军话锋一转:“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才能选到好种子,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成活率乃至成为参天大树的比例。”

反复思考后,孙彭军认为解题思路是需要他们创造条件,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是“把自己放进去,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要成为科学家的‘合伙人’,成为科学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联合创始人”。

孙彭军将宁波研究院12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最初的1.0时代,重点就是“撒种子”,但成活率太低。比如在2013年移动互联网大火热时,跟风投过一些互联网项目,“现在看起来,在前湾搞互联网就是个笑话,对不对?”失败并非没有收获,孙彭军总结了两点体会,一是前湾的创业土壤不太适合互联网,二是这并非复旦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所在。

到了2.0时代,宁波研究院大生态定位逐步明晰——“要做科学家的投资人”,用种子基金投资入股,效率的确好过以前,但有时仅仅投钱难以奏效。到了3.0时代,提出“要做科学家的陪跑人”,帮科学家找人、找场景、找第三方检验检测甚至找订单。如今已迭代至4.0时代,“我们就要做科学家的合伙人”,孙彭军总结,现在宁波研究院大生态要主动参与科学家的相关研究,不只是帮科学家将“从0到1”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甚至还要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反过来共同定义科学家“从0到1”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

教训越痛苦,迭代力度就越大。

孙彭军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一位复旦校友带着自己的芯片设计项目参加宁波的创业大赛,顺利拿到宁波的海外人才奖项,确定落地复旦杭州湾科创园,并明确希望宁波研究院大生态种子基金参与投资。但当时由于缺乏对科学家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深刻认识,团队给出的投资条件过于严苛,导致创业者退缩,最终项目从指尖溜走。

孙彭军经常反思,如何不再错过这些优秀的种子。答案呼之欲出——“要倒逼种子基金的迭代升级,提供更为宽松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并利用自身专业团队提供更为周全的保障”。

赋能地方发展

什么样的项目,能让孙彭军甘心花费一年多时间去谈?答案是一个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

为何单单认准了这个项目?首先是宁波尤其是前湾新区聚集了多家车企的生产基地,该半导体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2016年,一位科技部退休领导与孙彭军的交流中提到,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非常重要。从这时起,孙彭军便开始留心。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9年,业内专家张清纯离开国际知名化合物半导体公司,到复旦大学任教。当得知这位大咖加盟学校的消息后,孙彭军迫不及待与他多次沟通。交流中他得知,张清纯加盟复旦大学,是希望通过复旦培养人才,同时完成产业化梦想。

“要把中国的第三代半导体做起来。”这一目标凝聚着两人的共识,最终促成双向奔赴。经过数年筹备,2023年2月,在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十周年发展大会上,总投资约4.6亿元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正式揭牌,张清纯任所长,今年将完成设备通线。“如果没有宁波研究院,我的科研成果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业化。”清纯半导体董事长张清纯感慨道,短短一年多建成投产,是政府、企业和平台三方合力的成果。上月,清纯半导体的碳化硅半导体产品通过大众汽车验证,正式进入大众供应链体系。

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新址

这只是宁波研究院赋能地方发展的缩影之一。数据显示,12年来,宁波研究院大生态培育孵化的700余个产业化项目中,在宁波实现产业化的项目200余个,其中不少项目已成长为行业明星企业、准独角兽,或是已在科创板等上市,如清纯半导体、中电化合物、柔创纳科等。比如,柔创纳科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纳米纤维特种膜生产研发企业,顺利投产国内首条年产3000万平方米纳米纤维隔膜产线。

立足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研究院,也在积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几年前,位于浙江长兴的湖州森富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从出口转向内销市场,并决定切入智能家居的电机控制系统。但与以往出口卷闸门的大电机不同,内遮阳小电机对于噪声控制的要求更高,这成了他们的技术难题。最终,在长兴县政府牵线下,森富机电研发团队与宁波研究院的智慧动力课题小组取得联系,20天便攻克了该技术。后因小电机性能优秀,还与小米、海尔等企业达成合作,逐步在国内市场站住脚跟。

服务国家需要

“现在很多好公司,本身就是长三角公司。”孙彭军随口举了几个例子:宁波企业家虞仁荣创立的韦尔半导体总部在上海,在宁波等地建设了多个基地;宁波慈溪的公牛电器,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这些都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真实写照。把视野放大,长三角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比如上海在人才、创新、国际化和营商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而长三角其他区域则具有制造业基础好、成本低、空间大等优势,可以承接制造项目落地。

若站在全国视野看问题,长三角城市间本就是竞合关系,合作是主旋律。孙彭军期待着,更多国际人才来到长三角,第一站选择上海,在上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与周边城市形成新的长三角分工合作关系,“这才是长三角一流科创生态的体现”。

2023年底,孙彭军再添新职务——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推动复旦大学全校的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工作。该基金虽以复旦为名,却不局限于复旦本校资源,面向全球挖掘最为优秀的投资管理团队,更好地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国家需要,“这同样是上海龙头作用的体现”。

记者问,以前在宁波研究院的经验,将如何赋能复旦科创母基金?“不只是经验,还有教训。”他补充道。经过十多年历练,推动母基金“从0到1”的过程虽然困难、挑战依旧很多,但他自觉,“比过去更从容,也更自信”。

除自身心态变化外,外界的变化同样明显。以前复旦大学的科学家们很少与孙彭军聊产业化,成果更多集中于前沿学术研究;近两年,孙彭军几乎每天都会接待复旦的科学家,讨论成果产业化。

复旦科创母基金重点关注“复旦所长、国家所需”相关的“硬科技”领域,关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从1到3”的概念验证和“从3到10”的产业化早期阶段,并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为何关注“从1到3”“从3到10”?宁波研究院十周年发展大会上,孙彭军说,“如果说过去10年,研究院在做‘从10到100’的成果转化,那么未来,我们将聚焦前端研发,做‘从1到10’的事。”他给出了解释:科技成果转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科学家完成“从0到1”的基础研究,产业界完成“从10到100”的产业化阶段,而“从1到3”“从3到10”两个阶段却存在缺失,因成果转化失败多发生于此,也被称为“死亡之谷”,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

“把两端的人往中间拉,建起桥梁、纽带,这需要一群专业的人去做。”孙彭军说,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做,并且还要继续做的事。

原标题:《12年前从上海出发前,金力对他说,虽然很难,但复旦一定要做科技成果产业化》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俊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