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消博会观察|“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具象化,多方助力外贸产品转内销

访客 2025-04-15 18:18:21 7
消博会观察|“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具象化,多方助力外贸产品转内销摘要: 中国正在全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此前外界期待已久“外贸优品中华行”终于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

中国正在全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此前外界期待已久“外贸优品中华行”终于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期间正式启动。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是商务部为推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而开展的创新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消博会是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在消博会期间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旨在更好发挥消博会平台作用,让更多商家和消费者采购到心仪的外贸优品。下一步,将做好央地联动、政企协同,举办更多影响力广的活动,共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取得新突破,为稳外贸、促消费、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消博会观察|“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具象化,多方助力外贸产品转内销

红星资本局在消博会现场发现,商会、平台企业等多方在这几日已有响应和举措,这不仅是一场支持外贸企业的接力,更是14亿人市场的托举。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所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国内企业合力为外贸企业开辟内销路

在4月13日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上,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五大商贸流通商协会联合发布了《外贸优品中华行行业协会倡议书》,其中提出了五点倡议,分别是:搭平台,畅渠道;创品牌,促对接;育精品,惠民生;优服务,强支撑;促联通,谋共赢。

消博会观察|“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具象化,多方助力外贸产品转内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自活动发起后,国内熟知的电商平台、零售企业也纷纷投入到这场行动中,发布支持外贸产品内销举措。“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的情景在此刻具象化。

永辉超市、华润万家、联华超市、武商集团等企业纷纷表态为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使外贸产品以最快速度上架与消费者见面。

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11日,永辉公布的专项邮箱收到超200封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合作诉求邮件,其中已有超70家企业进行意向单填写,与超过100家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目前,永辉超市官网也向外贸企业开设了“报名绿色通道”。

苏宁易购在4月12日启动“外贸优品振兴计划”。针对外贸企业转内销的痛点,开通线上“24小时极速入驻通道”,免除保证金并简化审核流程,商家最快可实现1分钟开店。

大润发也宣布启动外贸优品进商超专项扶持计划。增设中国外贸企业绿色报名通道,筹备“外贸优品中华行”线下招商会,首场将于上海、广州、济南、沈阳四城同步启动。

东方甄选则在4月14日的公告称,自4月12日启动“外贸优品入驻”专项行动以来,已收到22家企业的合作申请邮件。

京东、盒马、抖音、快手、美团等平台也纷纷发声。比如京东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盒马则是面向中国外贸企业开放入驻通道,绿色通道24小时专人加急处理;抖音快手美团除了绿色通道外,还在供采对接、供应链渠道等方面付诸行动。

“我们希望把好的产品在内贸渠道能更好销售。协会也在全力支持,组织我们会员单位第一去调查他们的采购意向,同时我们也在搭建平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告诉红星资本局,下周协会将在济南召开供应链大会,也会公布一些内贸企业的采购意向。

商会协会齐发声:标准、渠道等问题正在加速解决

“现在企业面临的情况,有点像‘风雨欲来风满楼’。尽管这次风雨来的比较急,但我们早有应对举措,再加上全国上下一同协作,难关一定会渡过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马增荣告诉记者,现在外贸优品中华行先解决的是市场端的问题,后续还会根据需要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问题。

“我们是物流采购和供应链服务方面全国最大的行业组织,围绕着内贸外贸物流服务和供应链服务方面,我们的企业有整体的基础。我们会员企业会跟内外贸企业共同携手来推进内外贸整个市场体系重塑,以及内外贸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的新调整。”

“这些‘外贸优品’优势在于,他们很多是在发达国家销售得非常好的产品,如果根据国内消费习惯做一些改变,还是有很多空间的。”彭建真对记者指出,不能简单地把外贸商品搬到国内,应该和商超一起来开发适合这个阶段销售的商品,这也是其中关键。

“现在‘转’的难点可能在于,如果过去仅仅是做外贸,转做内贸要做很大的调整。标签以及采购标准都要改,现在国家相关部门也有专班帮助企业做调整。”彭建真告诉记者,产品标准要符合国内的要求,因为国内国际不一样,进超市渠道的销售方式也不一样,不像外贸来订单、收预付金、生产再销出去就行。他指出现在国内也在调整,这也是一个过程。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也提到了标签问题,目的国要求的标签跟国内市场的标签不太一致,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针对出口商品的“三标”(标准、标签、标价)不一致问题,盛秋平表示,将在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下,实施出口转内销标准认证,快速打通出口产品的内销渠道,帮助企业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协调发展顺畅切换。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杨冬也在现场提到,要以质量认证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将加快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实施便利化管控,解决标签差异等关键问题。

中国大市场是我国外贸企业的底气

拥有47年历史的纺织服装生产商溢达集团是外贸转型内销的典型实践者。

5年前,因受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影响,溢达集团面临着欧美订单的大量流失。这让此前近9成依赖外贸的溢达集团必须转型拓展内销。

“我们尝试过做代加工和技术转移变现赋能行业。”溢达集团旗下十如仕品牌总经理蔡崴对记者强调,外贸转内销,也是一个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道路,企业必须积极拥抱变化。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本届消博会在展馆内专门设立了外贸优品专区,组织系列产销对接活动。在活动现场,不光是外贸企业有转内销的需求,也有内贸企业想打开国际国内双循环。

诚合祥(海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现场签约公司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郭睿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公司此前主要是内销,近期也在和海航讨论合作开拓欧洲、迪拜等市场。“特别是海南自贸港运作后,我们如何把高品质的海南水果带到欧美中东市场,在标准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郭睿认为,有了自贸港的加持,对内外贸是双向促进。“我们也在跟东南亚那边谈引进当地优质水果,比如榴莲等可以深加工的水果,过来之后我们做深加工。这一块对企业来说政策优势非常明显。可能直接进口榴莲要卖到80元一斤,但深加工后价格可能就到50、60元。”

“外贸企业不一定非要‘转内销’,但一定要‘拓’。”曹德荣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是必须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都可以用好,“两个市场总比一个市场大。而且我们很多品牌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国际市场上知名度很高,这么好的产品也应该在国内销售,让国内消费者买到优质外贸产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中国大市场就是我国外贸企业的底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这样一个很特殊的环境下,我们在外贸遇阻的企业通过内销渠道去消化他们的产能,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举措,大家齐心一致,不管是说负责出口的商会,还是负责内贸营销的商会,大家愿意团结在一起,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困难。”彭建真说。

“我相信在这一轮的结构调整当中,企业难免会有影响,但是根本性的影响,我认为是‘新秩序的形成’,会让我们全球竞争力形成更好、更稳定的局面。”马增荣说。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摄影报道

编辑 肖世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