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幼儿入托需求大幅增加,今年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

今天(4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由上海广播主办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时透露,今年,本市对首批260家“宝宝屋”进行扩优提质,重点是坚持需求导向、优化设点布局。今年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的托额,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加大托班供给,也将适时在幼儿园探索小月龄托育服务。
周亚明说,在需求旺盛区域的街镇增加布点,在需求确实不多的地区调整布局,也就是更加精准地把“宝宝屋”布局好,目的是把“宝宝屋”放在家长们最需要的地方。通过落实实事项目,希望达到“五个一”目标,即:形成一套区域“宝宝屋”的综合保障机制,确保社区托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支社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让孩子们在“宝宝屋”得到专业有温度的照护;研究一套有区域特色的“宝宝屋”照护活动方案,让小月龄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宝宝屋”活动场所,对现有环境进行安全、丰富的适幼改造;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家园互动机制,即使是短暂的临时照护,也能共同助力幼儿的每一步成长。
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部分幼儿园也出现招生不满的情况。接下来,学前教育的服务重点会有什么变化?对此,周亚明表示,关于人口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正在构建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总的看,上海学前教育总量完全能够满足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市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正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更加优化空间。目前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人口集中导入区域仍需通过新建配套幼儿园来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个别幼儿园受土地局限还存在大班额、生均面积、活动面积不达标等情况,需通过改建扩建幼儿园来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市级层面也在修订幼儿园建设、装备等标准,更好地满足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更加呵护孩子。通过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抬高底部,整体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两年来,幼儿园的主动性和教育智慧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变得更美、更适宜孩子;游戏活动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园长和教师更专业、更了解孩子。今年,上海还将有100多所幼儿园开展高质量建设,希望通过努力,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都办成高质量幼儿园。
三是更加满足需求。近年来,本市幼儿园学龄人口有所下降,但幼儿入托需求大幅增加,这就需要继续开设托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目前幼儿园托班主要招收2—3岁幼儿,今年要以持续实施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的托额,并且继续挖掘潜力,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加大托班供给。今年也将适时在幼儿园探索小月龄托育服务,满足部分家庭的现实需求。
原标题:《上海幼儿入托需求大幅增加,今年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主办方
题图说明:“2025上海民生访谈”现场。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