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访客 2025-04-29 18:00:27 9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摘要: “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揭幕。这是该社区首次举办线下展览,共展出200余人的392张摄影作品,以静态...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揭幕。这是该社区首次举办线下展览,共展出200余人的392张摄影作品,以静态影像、访谈片段、创作手记、社群互动记录等多元形式,将一个摄影社区生态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聚集在知识星球‘环行地’摄影社区的摄影爱好者已超过3900位。我总喜欢称他们为‘地里的人’。”“环行地”摄影社区创办人一万兄透露,他们中,有青春懵懂的学生,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兼顾家庭与事业的中年人,也有退休清闲的年长者,大家用镜头不断重新发现世界,也在拍摄的路上重新发现自己。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这里有相飞田《童年的夏日》里那蓝天下、山坡上、无拘无束张扬的童年;Florakihi《鸟患》中爷爷从纱网解救下一只正在挣扎的麻雀,手上沾满了小麻雀挣扎中脱落的毛;也有wish亚亚《一封来自1998年,我写给妈妈的信》,照片里的信纸字迹已开始模糊,还残留着那时候对妈妈的不解与疑惑,如今看来当上妈妈的自己却已与之和解……展览中有拍摄者眼里看到的世界,也有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向外看+向内看”将摄影作品连成一片完整的世界。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心好像被春风吹皱了。这么多人在认真生活和拍照,用影像‘折腾’并记录着自己的生命。”网友盛树言看完展如是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这个摄影社区曾是我的摄影启蒙地之一。”市群艺馆策展人陆寅兰说,希望观众不仅能看见照片,更能看见照片背后的“人”。

东方明珠映在窗玻璃上成为一个剪影;一根电线杆从一片红瓦老房子穿越而过,远处,陆家嘴天际线矗立在灯火阑珊处;从一张墙纸的破洞里窥见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这些大都会的摄影作品都来自上海土生土长的小徐师傅,他说:“东方明珠是我儿时迷路后找到回家的路的路标。”因此本能地习惯于寻找“看得到东方明珠的风景”。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塔吉克有诗歌写到:“给麦子浇水时,野草也能喝到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90后女生里约,过去五年她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反反复复前往南疆拍照。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问:你什么时候来?”后来她总算明白,塔吉克语是不说“我想你了”的,这句话应该就代表它了——她被南疆的人们淳朴赤诚和热情所感染。

短篇是一位重症监护室护士,去杭州工作的第一年还未能冷静看待监护室里的生与死,“回到家除了睡觉就是消化这些情绪”,于是他买了一部相机希望能到处走走,排解压在心头的情绪。“照片有时候换个视角,换个媒介可以委婉一点,表达更纯净、更美好。”他的作品关注细节,温暖而宁静,目光聚焦身边的人或事,从中能看到一只趴在洁白手上的小蚂蚁、老人满是皱纹的沧桑的手、少女水盈盈的大眼睛……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来到‘环行地’摄影社区,往往会有一种意料之外的美感和惊喜的巧合。”“它是我的一块网络‘自留地’”。展览打开了这块“自留地”的一个小门,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来,展览还用几块镜子设置了互动环节,欢迎更多的人自拍加入。“地里的人”居住在五湖四海,不少人为了展览奔赴而来,发现在这块镜子前自拍时背后就是200多位“地里人”的“持机照”墙。在镜子里自拍就和这堵墙上的自拍“合影”了,“也就当互相见过了”。

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一幅照片截取了两个靠窗站立从胸部以下到脚的画面,“这是谁随便乱拍的吧?”但当得知这是一个三岁孩子的作品时,观者顺着孩子的视角会心一笑。展览从一万兄开始,以他儿子景川的作品结束,仿佛带着观众完成了一次周而复始的环行旅行,预示着另一个开始的到来。

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

原标题:《走,到“地里”去!用镜头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

栏目主编:王蔚 文字编辑:王柏玲

文:李婷 摄影:范家乐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婷 范家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