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访客 2025-05-14 18:46:09 4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摘要: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底座”,半导体IP(知识产权)构成了芯片设计的重要基石。5月12日,2025半导体IP产业研讨会...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底座”,半导体IP(知识产权)构成了芯片设计的重要基石。5月12日,2025半导体IP产业研讨会在上海虹口区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半导体IP产业发展洞察报告》并完成多笔重量级战略合作及投资项目签约。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以及芯片自主可控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内半导体IP市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芯”贡献。

此次研讨会以“算力之巅·互连新篇”为主题,旨在为半导体IP产业链各方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和高端交流平台。半导体IP被视为集成电路产业金字塔顶端的价值节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行业机构IPnest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半导体IP企业销售额达84.9亿美元,近5年(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8%,增速远超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速(9.06%),彰显出这一细分赛道的强劲发展势头。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中国半导体IP产业发展洞察报告》发布。

新华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任卫东在致辞中说,新华社将发挥全球布局、全球采集、全球传播、全球到达的独特优势,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为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智力支撑和政策建议。

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也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尤其在上游的设计领域,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达到1400亿元,连续多年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最大城市。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的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中国大陆33.3%的半导体IP企业在上海。截至去年底,我国半导体IP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达11962项,其中上海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21.41%,排名各省份之首。

“半导体IP是AI算力芯片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接口连接的重要载体,支撑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在致辞中说,去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3900亿元,位居国内第一,在EDA、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都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行业领先企业,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推出了一批创新产品。

虹口区区长吕鸣介绍,虹口前瞻布局IP/EDA设计、光电芯片等细分赛道,通过政企合作、揭榜挂帅打造瑞虹天地芯片设计特色楼宇,全力支持安路科技、维安电子等半导体企业做强做精,加快集聚芯耀辉、曼光信息、矽昌通信等芯片设计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同时,虹口注重以金融活水激发科创活力,加快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已集聚VC、PE等国内外金融资管机构2100余家,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战略合作和投资签约仪式举行。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中国半导体IP产业发展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分析了国内IP产业概况、市场结构及发展趋势。《报告》预计,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半导体持续演进的背景下,2025—2029年全球半导体IP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9%,期末市场规模将突破143.48亿美元,其中接口IP占比预计超过40%。我国半导体IP市场展现出高于全球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9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335.31亿元。

《报告》认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自主可控战略推进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半导体IP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机遇期,本土企业应聚焦高增长细分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商业模式,同时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与生态共建,鼓励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企业与IP厂商深度协同。

会上,芯耀辉与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国投聚力、中网投、上海国投、上海国际集团下属投资平台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签署了投资协议。此外,燧原科技与国投聚力、上海国投、上海国际集团下属投资平台,以及壁仞科技与上海国投、国泰海通吉禾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和投资协议。

与会专家呼吁,“政产学研用”各方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形成合力,深化协同合作,构建完善“IP—芯片—应用”一体化生态体系。

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发言。

“科技自立自强,要以IC为根,以AI为本。”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说,集成电路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反映,随着摩尔定律面临极限挑战,微电子技术将从集成电路(IC)走向集成系统(IS),为我国变道超车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汉明认为,要更加紧密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没有IC技术的不断迭代进步,就无法实现AI技术的进化发展,高速发展的AI技术也将反哺IC技术,对集成电路产业链和教育体系重塑将发挥里程碑式作用。”

原标题:《院士专家在上海研讨半导体IP,呼吁夯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底座”》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

阅读
分享